谢德体:用土壤种出幸福
◆ 民革中央委员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师从被誉为“中华土壤之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民革中央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跟随恩师步伐,潜心于土壤学研究,如今已成为著作等身的土壤学专家。但他的目光和脚步并不只停留在学校这座象牙塔。多年来,谢德体始终坚持“将实验室延伸到田间地头”,带领团队奔走在云贵川等地,用科技的力量治理土壤问题、提升土地肥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幸福生活贡献着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谢德体在涪陵区蔺市镇连二村调查垄作直播水稻的生长情况
田间实验 肥沃一片土地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谢德体对土地和农业的重要性深有体会,高考那年,他听从班主任的意见,报考了原西南农大的土壤学专业。“那一年《人民日报》报道了侯老师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他在土壤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让我对自己报考的专业更加感兴趣了。”谢德体口中的“侯老师”就是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土壤学的奠基人侯光炯。“几年之后,我有幸成为侯老师的研究生、博士生,跟着他做了不少研究,也学到很多东西。”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自然免耕技术的研究,这也成为谢德体延续至今的科研重点。
“‘自然免耕’是侯老师总结农民栽种庄稼的经验,运用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证明,将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和免耕相结合后提出的。1980年在原西南农业大学相岭基地(四川长宁)开始研究。”谢德体介绍道,水田自然免耕以改变水田地表形态为起点,创造垄沟相间的微地形。通过在沟内蓄水为栽种在垄埂上的作物提供水分,实现周年种植的同时,抑制杂草生长,提升作物产量。
如今,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提升土壤肥力、实现作物增产的效果已得到充分研讨和证明,但在当时,为弄清楚该技术的增产机理,谢德体和师兄弟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白天我们在田间做实验,晚上测定数据。还记得由于当时农村电压不稳,常常要等到深夜12点后,大家都休息不用电了,我们才能开始工作,而这一做经常就是一个通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侯广炯院士的带领下,谢德体等人不仅弄清了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增产机理、完善了技术要点,还将该技术示范、推广到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6年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谢德体以此为主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水田自然免耕高产机理的研究》,并于2002年出版《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与技术》,总结提升自然免耕技术的理论基础、增产机理、技术要点。
时光荏苒,从在院士指导下开展研究到如今自己带领学术团队,谢德体不改初心,依托水田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对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基础、增产机理及其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与技术,提高了其增产效率和推广价值,为提高稻田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正面效应,构建可持续性农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库区攻坚 拦截面源污染
作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在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同时,谢德体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从2012年开始,他带领团队深入库区,研发多项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下雨后就飘进了长江,而且一些小型养殖户把畜禽产生的粪污也直接排放到长江沿岸的湾沟里,再加上库区周边一些农田中的氮、磷等元素因为水土流失进入长江,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谢德体解释,因为这些污染源没有固定的排放点,因此被称为面源污染。“治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库区水质至关重要。”
基于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夹沟谷的地形地貌为主,旱坡地分布在山地、丘陵的中上部,水田分布在丘陵的下部等特点,谢德体带领团队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终端调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思路,完成了沿三峡库区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旱坡地面源污染物生态工程拦截技术研究、水田生态系统拦截和消纳农业面源污染物关键技术研究、消落带氮磷生物消纳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
为得到精准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谢德体带领团队走遍了三峡库区的大小角落。采集污水做实验、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谢德体用汗水和脚踏实地的研究,一点点地构建起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调控技术体系。
“为利用好消落带作为三峡水库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我们团队每个季度都要前往涪陵珍溪镇王家沟进行采样,并通过对比数据分析,得出氮、磷在时间、空间上的迁移变化规律。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耐淹植物成活率实验,不断筛选栽培组合模式,最终得出栽种‘桑树-卡开芦-牛鞭草’以及‘枫杨-卡开芦-苍耳’组合最为合适。”虽然常常奔波于库区各地十分劳累,但他们建设的库周丘陵农业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谢德体仍然觉得很值得。
谢德体(前排右一)在永川青峰镇小拱桥村现场指导垄作直播油菜的机械收割(受访者供图)
科技帮扶 不忘增产增收
“纯粹为研究而研究,会让科学研究失去本来的意义,土壤科学尤其如此。”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多年来,谢德体始终坚持深入农村,向农民传授科学的栽种知识,帮助他们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991年,谢德体完成博士学业不久便接到任务,前往四川省通江县为当地农户提供科技帮助。“那时候的农民种庄稼都是靠经验,收成好坏全得靠天。”谢德体回忆起当时有一家人承包了3亩责任田,可收获的粮食却只有800多斤,根本不能满足一家老小的生活需要。
该怎么帮助他们呢?谢德体在分析了土壤结构和肥力资源后,决定推行水田自然免耕技术,但他也知道和农民讲知识原理、科学理论是行不通的,还得踏踏实实地耕地、挖沟、作垄,用青青的稻苗、饱满的稻穗告诉农民科学种植的好处。在谢德体的努力下,一年内通江县的水稻亩产达到1000斤,平均增产275%。“收谷子时有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活了七十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老人当时的笑脸和称赞也鼓舞着谢德体在科技帮扶农业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
正因如此,在研究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时,谢德体也注意到移民搬迁后如何开辟新家园的难题。针对移民新垦地大多山高、坡陡、土瘦,不利于农业发展的问题,谢德体和团队在万州、云阳、巫山等地进行移民新垦土壤快速熟化及高效利用模式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以改造提升土壤肥力,两三年内这些地区的土壤便达到中等肥力水平。该项研究还获得了2001年重庆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被万州区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随着“建好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保证粮食安全”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谢德体的科技助农工作也更加忙碌。从去年开始,他负责为我市的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土壤检测,帮助各区县定位土壤类型,改良酸性土壤,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此同时,谢德体还参与到帮助区县推进农田宜机化建设中,“现在我们团队正在涪陵推行农田改造,帮助他们编制方案,把农村分散、坡陡、块小的农田整合起来,进一步发展机械化农业。”
“能用自己的知识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追求。”谢德体表示,今后他也将继续脚踩泥土、心怀大地,为广阔的农村发展奉献力量。(记者 陈钰铃)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1-08/17/content_10212482.htm
>>上一篇:自治区政协委员联名建议:支持石嘴山市建设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下一篇:省九三学社提案关注城市“摆渡人”
最新加入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25-01-07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25-01-06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5-01-03
- 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25-01-02
- 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盟...24-12-31
- 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起...24-12-31
- 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业...24-12-31
- 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谈...24-12-31
- 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24-12-31
热门资讯
-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20-05-14
- 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聚...20-04-23
- 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巡...20-11-16
- 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出...20-05-14
- 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20-05-14
- 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营...21-01-07
- 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书...20-05-14
- 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文...20-04-23
- 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