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让希望的田野不断迸发生机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7 来源: 河南政协 作者:佚名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如何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如何促进城乡优势互补?怎样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近期召开的“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上,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强化政策支持,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原副秘书长郭玮建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稳定粮食面积,继续实施单产提升工程,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耕地保护监管。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保障粮食生产合理收益。”

  “践行大食物观,推动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三文说,热带地区资源条件优越,多元食物供给提升潜力大,建议在摸清我国热带地区食物资源本底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甘蔗、木薯、热带木本油料等产业领域,在构建与大食物产业开发相适应的种业创新体系、强化食物开发基础研究、推进科技与大食物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上持续发力,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装备的研发和运用,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

  “持续有效防范返贫致贫风险,需要在完善机制上下更大功夫。”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建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提升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建立更加科学的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准确评估农户帮扶需求,针对不同风险类型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实施兴村项目。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发展动力。

  “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还需巩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建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机构,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与现代农业机械作业相契合的生产关系。建立统购统销、代购代销、社会化服务等生产服务体系,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小农户发展家庭农场,促进生产规模化、经营现代化。

  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城乡双向奔赴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差别大。如何让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是委员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和通达率,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高效地运输到市场。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农村物流站点,整合快递、邮政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建议。

  “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地区有序转移。农村地区可以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同时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黄显良还建议,结合农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特色产业,吸引城市游客。

  近年来,各地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党委书记钱文挥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还不高,科技支撑不足。“建议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聚合要素,延长加工链,推动集群化,促进融合升级。对县域农产品加工产业给予更多倾斜,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增加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机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焦农机装备现代化、智慧农业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钱文挥说。

  积极构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还需强化人才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忠民认为,需破除唯身份、唯职称、唯学历的引才条件,解除地域、户籍、年龄等隐形门槛,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聚集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性人才。他建议,进一步加大乡村人才选拔力度,构建以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等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激发从业积极性,推动“新农人”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发挥培养技能人才、促进产教融合等功能,为城乡融合发展赋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认为,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完善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的农民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专业培训与通用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强化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培训,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返乡人员就业创业能力。

  切实补齐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城乡实现共同繁荣,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建议,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就地生活,把产业更多留在乡村、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

  “建议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说,对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显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给予更多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政策,或单独设立奖励资金,对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表现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额外奖励。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创新带动农户增收的新模式、新方法,对成功的创新案例进行总结推广。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齐扎拉在实地调研后发现,一些偏远村镇的农村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他建议:“应继续加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适用于生活垃圾小型焚烧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有关政策文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更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抚顺市政协副主席陶桂芳建议,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助推养老产业发展。在发展居家养老方面,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设立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平台,提供家政、医疗保健等多样化上门服务。推进社区(村屯)养老服务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利用闲置资产建立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


原文链接:https://www.hnzx.gov.cn/2024/11-14/43452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