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委员建议大力推进生产性非遗保护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24-10-30 来源: 陕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 实习记者 马尤翼 记者 赵婧

  陕北说书在风靡全球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火爆出圈、“山河诗长安”在央视春晚大放异彩、以陕西非遗为创作元素的舞台剧《无界·长安》,成为无数游客走进陕西、认识陕西的第一站……

  “陕西非遗就是一座文化宝库,我们要让更多没被大众看到的非遗技艺绽放光彩。”结合自身多年对纺织工艺的研究和对非遗工作的调研情况,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咏梅提交了《关于推进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提案》。

  “很多传统技艺需要生产性保护,离不开产业化的探索。”邓咏梅所说的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归纳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之一,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如何促进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理定位?在邓咏梅看来,在现代环境下,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播空间之一。

  武功土织布、洋县蓑衣、城固架花……邓咏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陕西非遗文化积淀深厚,但一些非遗项目由于失去了传统的生存土壤,使其实地调查、整理、记录、认定、建档不足,导致目前记录和建档的效果难以满足再创造和再生产的需要,进而造成可生产性的市场项目评估认定不足,产品研发的指导名录不健全等系列问题。

  “让更多未被大众看到的非遗‘活’下去,首先是完整地保护。”邓咏梅为此建议,要加强生产性非遗资源的田园收集挖掘,强化非遗真实完整保护传承,重点开展对具有生产特性的传统非遗项目的全面性挖掘和生产性保护,将非遗生产的可行性论证、市场价值评估纳入保护制度体系,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开发预研、项目评估认定、研究阐释和产品研发。

  当非遗进入产品研发阶段,会产生多大的市场影响力与活态化?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至2022年,“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90后”“00后”贡献了74%的“国潮”消费。为什么如此?邓咏梅解释道,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非遗元素大量进入了产品设计领域。设计领域将非遗中的传统文化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让年轻人普遍接受并喜爱。

  2012年,邓咏梅带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非遗传承创新团队,前往重庆参与了对夏布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十多年来,让邓咏梅看到了夏布不断适应时代变迁和市场需求的过程,夏布的涅槃重生给邓咏梅带来了对陕西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启发。

  活下去靠市场,传下去靠什么?

  “非遗是活态传承,也就是靠人来传承。”邓咏梅说,尤其是对于市场受众面狭窄的非遗项目,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传承?所以说,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至关重要,需从传承人、社会联合参与主体以及学校培养非遗人才共同发力。

  邓咏梅建议,对非遗传承人提供稳定的生活补贴和针对性活动经费支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并相对应地细化岗位责任和考核。同时,建立非遗文化创新团队制度,非遗技能持有人、高校学者、企业可联合申报非遗文化创新团队,给予非遗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类似的资助和政策支持。

  如何聚焦非遗的生产性传承创新?邓咏梅建议,大力推动非遗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开发,将优秀的非遗项目转化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陕西的高教优势,推进非遗产学研相结合,丰富文创产品,打造文创品牌。推进跨界融合创新,采取“非遗+研学”“非遗+康养”“非遗+文创”等形式,丰富新的非遗旅游业态和体验项目。建立秦创原模式的非遗文化创新平台,吸引非遗传承人、设计人才、生产企业、营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搭建资源、产业与市场畅通的创新产业链条。

  邓咏梅所提提案受到了省文旅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省文旅厅始终把非遗融合发展和转化利用作为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全面启动“教育、金融、交通、电商、企业助力非遗计划”。

  4月11日,在我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暨非遗创新发展系列活动中,省文旅厅与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百度、陕西交控集团、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等10家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将在非遗所在地就近打造非遗特色网点,布设非遗体验区、非遗传承基地,形成“金融+非遗”场景等。淘天集团将围绕“‘数字化助力非遗发展’的五维路径”主题,持续推进“淘宝手艺人星火扶持计划”,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工匠人等非遗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通过培训和实操提升传统手艺人数字经营能力,协同构建更具生机活力的非遗新生态。

  省文旅厅表示,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将从平台搭建、资源整合、落地实践等维度,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为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新视角、新理念、新路径,拓宽非遗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通道,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创新发展,精心打造非遗特色品牌,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生活,巩固提升转化利用水平,加大非遗国际传播力度,努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dsj/wyta/596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