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 不断丰盈“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4-10-23 来源: 河南政协 作者:佚名

  眼下正值“三秋”农忙时节,全国各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好“丰”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进度同比快2个百分点。今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以玉米为主的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各地通过推广高产品种,组织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夯实了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近年来,随着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食物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需要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同时,拓展食物来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系统部署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关工作。

  如何理解大食物观的内涵?进行了哪些探索?未来,如何应对持续增长和多样化的粮食需求,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解答这些问题,人民政协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进行了专访。

  ▶▶▶大食物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观

  记者: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大食物观,深入贯彻大食物观,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粮食安全的工作制度和政策体系,进一步稳固“三农”基本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呢?

  杜志雄:大食物观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统筹兼顾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多元食物有效供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观。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以保障口粮安全为核心。超越口粮安全,以大食物观来强调中国人的吃饭安全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大食物观把传统的粮食安全拓展到以全品类食物为基础的食物安全,是共同富裕发展导向下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大食物观以国土空间资源为基础,突破耕地资源约束,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是一种善用现有资源和追求额外资源的资源利用观。践行大食物观,不仅要向19亿亩耕地要食物,还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沙等全域国土空间要食物,不断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科学合理地增加粮食和食物来源渠道。

  大食物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将“食物观”与“生态观”紧密结合,是一种倡导资源节约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大食物观强调“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突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不仅如此,更加广泛的资源(如可改良盐碱地、森林、海洋等)被动员用于食物生产,有助于降低耕地等传统有限资源的利用强度,实现传统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食物观以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吃啥有啥”,是一种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未来食物消费日益呈现谷物直接消费减少和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同时伴有食物营养过剩和部分微量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并存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强食物营养搭配和提升食物促进健康功能。

  践行大食物观正是顺应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求,通过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种类丰富、质优价适、营养健康的食物,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食物自由选择空间以及更加营养健康的科学饮食保障。

  ▶▶▶进一步探索构建践行大食物观的制度体系

  记者:我国粮食产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产需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如何践行大食物观,进行了哪些探索?

  杜志雄: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等具体举措,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构建践行大食物观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了经验。同时,我国的相关实践为国际组织和机构在欠发达国家开展食物减贫和援助行动提供了经验启示,为世界健全可持续食物系统提供了新视野,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向森林要食物,建设森林“粮库”。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把森林食物开发作为重要方向,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各地积极探索唱好“林草戏”。如,四川2023年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和林粮复合经营等林下生态种养。

  向海洋要食物,建设“蓝色粮仓”。2023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提出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如,山东研发的世界最大、国内首台桁架类全潜式深远海养殖网箱“深蓝一号”,养殖水体达到5万立方米,鲑鳟鱼年养殖能力达到1500吨,将养殖区域从近海推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域,拓展了国土资源的利用空间;广东已建成近5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所占海域面积超过12.5万公顷,投入使用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一体化平台、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探索构建出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向盐碱地要食物,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挖掘耕地资源潜力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各地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推广改良盐碱地有效做法,努力把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丰收的聚宝盆。新疆将盐碱水调配成为与天然海水相近的“人造海水”,发展陆养海鲜产业。如,河北沧州建成盐碱地渔农综合开发核心示范区1万余亩,带动盐碱地改良开发20余万亩。青海海西通过“洗盐+滴灌”“打井取水+漫灌洗盐”等方式节水抑盐,种植耐盐碱作物,让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丰收田。

  向设施要食物,发展集约高效农业。设施装备对于克服资源约束,提升稳产保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水平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上海发挥都市现代农业优势,建设近万亩无人农场和36个果蔬“机器换人”基地,绿叶菜自给率达80%。甘肃临泽建设现代高效戈壁设施农业,利用大田种植节约的水资源,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水”。

  ▶▶▶多措并举全面稳步推进大食物观

  记者:未来,如何应对持续增长和多样化的粮食需求,稳步推进大食物观,有何思考与建议?

  杜志雄:新征程上,全面稳步推进大食物观,确保其真正落地见效,需要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也需要将大食物观与大农业观、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紧密结合,真正发挥大食物观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一是全面加强大食物观的内涵解释和宣传动员。大食物观离不开大农业观,虽然强调拓展新的食源,但并非完全与传统食物生产无关。传统食物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新生产方式,如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因此,必须深化大食物观的理论研究和系统阐释,为明确方向、谋划战略、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新闻媒体应加大大食物观的宣传力度,讲好膳食丰富、营养健康的中国文化故事。把大食物观纳入公民科普工作范围,形成全社会践行大食物观的良好氛围。

  出台推进大食物观的整体规划和工作机制。践行大食物观需要多部门合理分工、多区域统筹推进、多产业协同配合,建议把践行大食物观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从国家层面出台整体规划或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方向、统一政策。建立健全践行大食物观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整合各部门、各系统力量,加强有效衔接、协同协作,聚焦提升全域食物供给能力,统筹资源保护、食物开发和产业发展,形成大食物观落地见效的工作合力。

  深入开展拓展食物来源潜力的调查研究和评估。我国人地资源矛盾突出,拓展食物来源的潜力主要在山水林湖草沙海等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摸清荒山地开发、林下经济、海水养殖以及盐碱地改造利用等情况。举例来说,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等水域滩涂面积5.5亿亩,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仍有广阔空间。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同样明显。

  强化拓展食物来源的科技创新攻关。持续拓展食物来源、提高食物供给能力,亟待重大技术创新突破。要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装备的研发和运用,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突破推行大食物观所面临的技术瓶颈、成本阻碍和自然约束。

  完善践行大食物观的政策法规。在拓展食物来源的潜在资源运用过程中,要处理好潜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文关于食品的界定以及食品目录管理、食品市场准入等的关系。加强不同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之间的政策协同和衔接,形成制度合力。加大基于大食物观的农产品和食物统计改革力度,完善农产品以及食品的统计制度,为开展大食物观理论和政策研究、制定战略规划、出台支持政策提供依据。


原文链接:https://www.hnzx.gov.cn/2024/10-22/43443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