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委员建议推动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2024-08-24 来源: 陕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 记者 李彦伶
近日,在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红光路的比亚迪王朝西安奥通店,市民孙潇正带着家人选购新能源汽车。
“和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环保且行驶稳定,很适合日常接送孩子。”孙潇说,孩子今年九月读小学,购置一辆新能源汽车代步十分合适。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能源转型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省政协委员、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书阳表示,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群众出行首选。
2023年,陕西省汽车产量147万辆,同比增长33.4%,高出全国26.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5.2万辆,同比增长33.9%,规模稳居全国前列;汽车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49亿元,同比增长31.4%。
如何乘势而上,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年省两会上,孙书阳提交了《关于整合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陕西做大做强》的提案,围绕有效整合、集体攻关,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技术引领、树立品牌三方面提出了建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省做大做强。
孙书阳建议,应以陕汽集团为主导,联合陕鼓动力、秦川机床、标准工业、法士特,集中技术骨干,建立研发团队,合理攻克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存在的瓶颈性问题;进一步加大产教融合的力度,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人才培养的宽度,真正使学生和技术骨干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学生在企业一线实习的时间,确保学生操作技能过硬,毕业即能上岗。
孙书阳还建议,应充分利用在陕企业在重卡、中卡、客车、柴油发动机等数十个工业门类、上百个工业体系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联通兼容,力争在陕西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工业领域,真正有一个“扛把子”企业可以独当一面,助力陕西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该提案承办单位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等形式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上门与委员进一步沟通交流。
汽车产业是陕西近年来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确定由省级领导干部担任“链长”的商用车(重卡)、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工作专班。同时,陕西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营造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持企业搞创新、做技改、提品质、树品牌、扩规模,新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省工信厅在答复中表示,将紧紧抓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以陕汽集团等龙头企业需求为主导,发榜“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技术,由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联合高校、西重所等科研院所,中钢西重、航动西航等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组成联合体揭榜攻关,并在研发攻关费用上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强化产学研合作,力争攻克一批如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电池续航、低温锂离子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量产一批技术性能领先的关键产品,以新能源汽车为方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夯实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省工信厅还表示,将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无人驾驶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城市为主体,加快智能化基础设施、新型网络设施、“车城网”平台以及加氢站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无人驾驶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多场景应用示范,积极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通过示范应用提升车辆技术可靠性和经济性,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整车成本。
新能源汽车车主李倩说:“希望我省新能源汽车不断提高技术攻关速度,降低成本,提升大众认可度,打造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金字招牌’。”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dsj/wyta/590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