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提升养老服务 守护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 陕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养老服务关乎亿万群众福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温馨、舒适的晚年生活,听听宋雨、张开、杨盈周委员怎么说。
完善农村养老机制建设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就业,老人留守农村家成为“空巢”,针对这些农村养老亟待解决的问题,省政协委员、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雨在调研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省农村地区因受资源条件和经济状况制约,很多农村老年人无法通过劳动收入维持生计,他们晚年生活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扶持与帮助。”宋雨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农村地区的养老待遇尚待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远未达到城镇居民的水平。特别是多数农村家庭的子女因长期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老年生活需要在关爱中切实解决好保障问题。
宋雨认为,农村老年人是农村地区的重要资源,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建议,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建立健全农村养老金制度,政府应该增加农村养老金的投入,使其能够覆盖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为此,应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
此外,建议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增强农村老年人的保险意识,鼓励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养老保险事务,并设置适当的激励措施,制定参保率高、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的保险制度。
加强特殊困难老人生活关爱
居家养老是目前主流的养老模式,但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却屡屡出现,尤其是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死亡,每年有不少老年人在家中跌倒。
“帮助特殊困难老年人解决居家养老困难,预防和减少居家养老安全风险,是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强化兜底线、保基本功能的重要工作。”省政协常委、渭南市副市长张开认为,家庭是老年人的归宿,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但是,大部分家庭居家生活设施设备适老化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制约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同时,失能、失智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康复护理、生活饮食起居、心理慰藉、急救处理等照护;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因子女常年在外,其突发急病时可能因无人照顾或无人知晓从而不能得到有效的照护与救治。
张开建议,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尤其是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居家环境进行评估,围绕电器线路老化、就餐、如厕等突出安全风险进行适老化改造。加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定期为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身体健康体检和自理能力评估,结合其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等实际需求,开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基础照护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结合上门服务,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兜牢安全底线,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建立健全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服务便利可及。采取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力度。”张开还建议。
依托资源秉赋走好康养之路
“要发挥我省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养老康旅产业。”省政协委员、省卫生健康监督中心主任二级巡视员杨盈周认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优势使得陕西在康养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要加强康养产业基础建设。”杨盈周建议,应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秦岭生态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互动交流,促进我省康养产业发展与合作。
针对森林康养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杨盈周建议,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相关养老服务项目的建设与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深入我省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宝贵资源,推动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转化,做好加法,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为老年人文旅生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dsj/wyta/57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