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履职 > 正文

同心同德书写云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界别联组协商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4-02-01 来源: 云南政协 作者:佚名

  第一组发言主题: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

  省政协委员甘霖: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需矛盾

  云南电力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重要地位。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四五”前3年用电需求年均增速约12%,但同期发电量增速仅为4%,电力供需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

  要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应问题,还面临新建大型电站电源不足、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电价激励作用不足等困难和挑战。对此,建议供应端全力做大电源“蛋糕”、电网端全力建强网架结构、需求端全力抓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储能端全力提升调节性资源建设,同时继续坚持好近年电力保供的成功经验。

  省政协委员王曙平: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绿美云南建设

  2023年以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第三大电源,绿色能源成为云南标志性品牌,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为加快推动云南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议强化推进云南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引领,推动新能源相关新产业链发展,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云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布局,持续加大水电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落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电源;加快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网安全可靠稳定水平。

  省政协常委杨皕:加速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

  自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以来,昆明市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探索创新,优化空间布局,深化央地、沪滇合作,口岸通关效能明显提升,昆磨联动发展效应持续显现。

  当前,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尚处于打基础、谋长远的起步阶段。建议推动将磨憨国际口岸城市作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支点;推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建设实施方案》尽快获国务院批复;推动修订《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推动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对外援助项目库;推动出台支持磨憨建设的针对性财税政策。

  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周昆:加快推进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以及老挝南北公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是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二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和共同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时期,建议尽快实现合作区封关,加快推进磨丁(中老界)至会晒(老泰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尽快在磨丁合作区成立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加大力度支持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投资的中方企业。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安策:充分发挥铁路综合交通体系骨干作用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在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扮演开路先锋角色、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当前,云南铁路面临着在建项目少、储备项目多、投资回落大的发展困境。建议进一步推动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建设,释放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深化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云南铁路可持续运营发展。

  省政协委员余立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倾力服务云南“三农”需求,助力发展壮大“三大经济”,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求优、成效明显。

  为推进我省金融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建议持续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加快整合资源、健全体制机制、引导国企专注主业。持续优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布局统筹、加大资源投入、壮大链主企业。持续搭建金融体系,进一步抓好干部学习,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要素资源保障。

  省政协委员金飞豹:推动云南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仅是擦亮云南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更是引领云南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新理念。户外运动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

  要紧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讲好云南故事,通过品牌宣传聚焦高原特色户外运动产业,将户外运动资源优势有效转换为户外运动产业优势。建议以万众参与、全民狂欢的户外运动嘉年华为云南原创赛事IP,为高原特色体育产业赋能;依托投资小、见效快的国家步道,推动云南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省政协常委孙炯:加快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赋予了全省文化旅游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要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将云南过去“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景象,在当今文旅融合消费市场中高品质呈现。

  建议建立高质量文旅产品体系及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有规模、有能力的市场主体,带动旅游二次消费的增长;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重构云南旅游品牌和形象,摆脱“资源依赖型”旅游,加快文旅融合型、康养度假型的消费目的地构建,吸引更多的度假康养人群。

  (杨丽娅整理)

  第二组发言主题:政府工作报告

  省政协委员段云龙:以科技赋能我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是实现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在我省科技赋能“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技术研发中心引入难、新型研发机构筹建难、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引留难等问题,导致研发资源流失的趋势日益明显,园区科技创新支撑力较弱。

  为推动科技赋能我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推动研发分中心创设,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效率,做强高端技术研发团队的“引用留”工作,做好外引人才“留得住”新文章。

  省政协常委庞俊:推广粮烟协同新模式打造稳粮增收新途径

  烟草产业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通过实施粮烟协同,建立“粮+烟+经济作物”种植耕作制度,可有效提高全省1500余万亩规划基本烟田的资源利用率。目前,粮烟协同发展存在土地规模化流转难、“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弱、现行补贴政策覆盖范围窄等困难和问题。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粮烟协同发展规划;打造粮烟协同发展示范点;实施粮烟协同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粮烟协同发展要素保障,助推粮烟协同区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

  省政协委员王国新:创新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外贸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云南省的外贸经济。云南省应抢抓机遇,通过在昆明市率先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向国家争取“国家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落地云南。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提升外贸产品质量,打造出口优势产品,进一步促进云南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议完善特殊监管区基础及政策,加速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集中培育外贸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产品基地以及企业,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省政协委员陈异晖: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应用

  以九湖流域为代表的生态资产富集区域蕴含着巨大的生态资产价值,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生态产品构成丰富,可以为我省进一步推进生态资产价值实现提供较坚实的支撑。生态资产价值核算及其推广应用,是较重大的制度探索与机制创新,对于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建设绿美云南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加强核算能力体系建设,拓展不同区域多尺度的常态化核算;分类推动核算结果应用,为社会各产业发展提供融合溢价,以生态资产赋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张锦林:坚持量质并举推进经营主体倍增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量质并举,继续推进经营主体倍增”。推动经济持续好转、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充满韧性的经营主体。

  建议坚持发展为本,出台政策统筹推进企业纾困、输血、培引服务等重点工作;对“名特优新”四类发展前景好、经营状况优、特色鲜明的个体工商户定期开展选拔认定;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进经营主体活动。

  省政协常委夏雪山:大力挖掘“云岭名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以中药民族药为特色的医疗机构院内制剂在满足临床医疗和科研需要、弥补市场不足、提高医院效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省只有26家公立中医医院开发了院内制剂,共631个制剂品种,仅有9家医院制剂室还在生产,院内制剂良莠不齐、小散弱,资源优势并没有变为产业优势。

  建议学习借鉴广东省“岭南名方”,浙江省“千方百剂”工作经验,创新开展“云岭名方”遴选,培育壮大云南民族药产业;鼓励医疗个人机构积极献方、科学遴选,确定“云岭名方”;集中生产、统一配送、规范使用,扩大“云岭名方”质量效益;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扩大使用“云岭名方”范围,为云南民族药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省政协委员张云勇:加快创建面向南亚东南亚 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云南加快创建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成效初显,已形成基于跨境光缆、专用通道、境外关键节点等跨境新基建构建而成的辐射“两亚”通信枢纽基础格局,但同时也存在能力建设不足、规模效应不足等问题。

  建议:依托昆明打造境内超低时延通信圈,实现省内数据中心之间10毫秒访问时延;积极探索5G数字丝绸之路的跨境合作;落地“两亚”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吸引外部企业“走进来”。

  省政协委员彭耀民:加快推动云南省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发展

  “惠民保”作为地方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与其他商保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低、保障高、门槛低等特点。从我省“惠民保”实施情况看,存在报销范围与基本医保高度重叠、市场供需错配、产品惠民保障力度不足、保险企业获取医疗数据难度大、产品设计与理赔存在不足等问题。

  建议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进一步完善“惠民保”产品设计、丰富“惠民保”产品供给;搭建医保商保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惠民保”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

  省政协常委胡剑荣: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景迈山模式”

  景迈山申遗成功为普洱发展带来新机遇,但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目前仅实现了对遗产要素的基础保护,景迈山及其周边区域的规划、管理、保护、利用水平并不高。景迈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监测预警能力还需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遗产价值阐释不够,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距高标准推动世界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省级层面加大指导力度,设立景迈山管委会;系统梳理和挖掘景迈山非物质文化,丰富文化遗产内涵;打造景迈山茶文化品牌,讲好景迈山故事,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景迈山模式”。

  省政协常委银康: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解决好项目落地及后续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目前,在云南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全省“一盘棋”统筹还不够,招商引资承诺兑现不到位时有发生,影响政府诚信;土地、用能、金融、资金、配套等要素保障及后续服务与企业项目落地需求不匹配,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配合不够。

  建议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招商精准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数字赋能,构建诚信高效软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为项目签约落地提供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金融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向项目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产业基金作用,破解融资难题;强化项目落地,加强人才引培,激发招商活力。

  省政协常委毕红:促进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

  我省在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沿边产业根底薄弱,基础要素保障亟待加强;互市贸易规模不大,边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原料保障能力不足,企业落地加工意愿受限;口岸优势未完全激活,政策和环境有待创新等问题。

  建议优化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政策环境,推动从“边贸集市”向“外贸高地”发展;积极培育互市贸易主体,激活产业发展潜力;补齐要素完善缺项,增强口岸落地加工产业集聚度;加强沟通联动,共创沿边协作发展新局面。

  (刘娜整理)

  第三组发言主题: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助力“3815”战略发展目标

  省政协常委李银峰:以“四个先行”提升云南对缅开放水平

  缅甸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与云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融,对缅开放是云南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

  要寻找机遇、主动作为,以企业先行、民心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四个先行”,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升对缅开放水平,更好实现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

  省政协常委陈冬海:深化滇港澳交流合作提升云南国际化水平

  滇港澳人文相亲、民心相通。云南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区域互联互通、教育和人才交流等方面,与港澳有较大交流合作空间。

  建议深化滇港澳合作,推动云南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以提升云南教育国际化水平支撑云南高质量发展,把促进滇港澳人才交流作为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省政协委员路遥:立体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

  为助力实现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加强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把云南从“末梢”和后方变成门户和前沿,云南要抢抓机遇,持续放大中老铁路“黄金效应”,构建跨境大物流网络,培育澜湄交流大平台,多方合力打造口岸经济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大发展,不断提升行业领域基础本领,迎接立体开放大考验。

  省政协常委马勇:提升对越合作水平 构建命运共同体

  越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提升对越合作水平,是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贡献,要常态化推进对越合作,制定对越合作国别方案;提升对越务实合作水平,推动交通物流深度融合,深挖对越经贸合作潜力,深化资源禀赋和产能优势互补,培育合作新增长极。

  省政协委员刘?:推进昆明—磨憨口岸服务贸易产业联动发展

  为促进昆明和磨憨口岸两地的服务贸易产业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建议建立小语种语言服务中心,形成联动机制,构建人才输出平台;建立科研技术创新基地及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跨境医疗和医养的大健康产业,探索跨境旅游“康养创收”新模式。

  省政协委员林红伶:多措并举加强与外资企业合作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台侨外资企业的合作交流,要加强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人才来云南投资、创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云南的对外竞争力和开放水平;要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互信互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整合自身优势产品,使其更具竞争力;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省政协委员肖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走出去”

  “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的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决策。

  基于云南跨境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要针对企业个性需求,设计差异化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健全金融支持与服务机制,完善企业“走出去”的区域布局,发挥好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省政协委员贺鉴:紧抓RCEP机遇推动对外经贸发展

  RCEP生效后,中国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发展与一体化建设。

  云南需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国家发展目标,大抓产业发展,整体推进大通道建设,重点突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细化落实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措施,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以平台升级为引擎加快要素汇聚,为企业适应RCEP提供多方支持。

  省政协委员任晖: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开放水平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应继续加强与内地其他地区的合作,推动云南与国内市场的对接,建立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增进区域经济中心功能,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云南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加强对云南的宣传推介。

  海外侨界代表人士郭振宇: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植物的“中国绿色美谷”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一直是云南重点发展的产业,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具有发展美丽健康产业的先天优势。

  基于我省美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植物的“中国绿色美谷”,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美丽两个方面,布局云南高原特色植物产业,发展美妆产业集群及健康美丽服务业。

  (董荣蓉整理)

  第四组发言主题: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常委陆平: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当前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全省目前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不到7000人,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差距大。

  针对经费不够、供需不匹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供需对接,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供需数据库。同时,保障经费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和激励,实现科技服务有“钱图”、特派员有“收成”。

  省政协常委宋光兴:推进我省科研院所改革

  科研院所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力量之一,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我省科研院所运行和管理缺乏自主权,管理运行效能低等问题,建议借新一轮机构改革之机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明确科研院所职责,建立现代院所制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开展协同创新,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省政协常委陈翡敏:加快推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概念验证和中试都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建议加快布局我省概念验证平台建设,畅通创新资源输出的“最初一公里”;加强中试基地建设和运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加快布局构建专业化概念验证中心,促进我省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省政协委员袁晓瑭:以科普研学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科普研学作为结合科学研究、科普知识学习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将科技、教育融入文化旅游中,已成为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实践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

  然而,我省科普研学的发展仍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行业规范缺失、供需对接不足等问题。建议科学谋划科普研学旅行“云南品牌”,建立完善科普研学旅行“云南体系”,推进科普研学旅行“六化行动”,打造科普研学旅行“国际驿站”。

  省政协委员蒋坚桥:加大就业信息共享工作力度

  就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业也可以说是一场信息战,渠道越多、岗位信息越清晰,找到心仪工作的机会就越大。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就业信息共享赋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推动数据开放,打通“信息壁垒”;联动采集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强化精准服务,缓解“供需矛盾”;加强监管审核,提高“信息质量”,形成阳光透明的招聘求职生态圈。

  省政协委员杨蓉:加大高层次人才“引留用”力度

  近年来,我省人才总量显著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发展效能全面提升,但在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建议强化协同联动,做好服务;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引才;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促用;搭建工作平台,支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科技人才“定制式”服务,从工作、情感、事业、环境等方面留住科技人才,拴心留人。

  省政协常委王键:推进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同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两个管理部门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责分工不清晰和制度政策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建议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推动技工院校与中高等职业院校政策互通互认试点工作,合力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加强对国际办学交流的鼓励和支持。

  省政协委员郝淑美:推动解决高校学生宿舍缺口问题

  近十年来,我省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全省各高校均不同程度出现学生宿舍紧张的问题。

  受客观条件影响,这些问题仅凭高校自身难以有效解决,亟须各级政府予以关心支持,也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资源,综合施策,科学严谨再评估各高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深挖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帮助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省政协委员刘康宁:加快推进我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

  我省纳入办学条件达标建设的高职、中职、技工学校共有451所,截至2023年11月,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达标比例远未达国家要求。

  建议增加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达标工作步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实力;压实政府统筹和学校举办者主体责任,保质保量落实目标任务。

  省政协委员邓国谊:完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针对很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技能普及加入国培项目、省培计划、市培任务、区培目标中;规范心理健康课程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切实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李芳整理)

  第五组发言主题: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

  绿美乡村建设行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云南的画卷

  省政协委员赵春山: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经济腾飞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但仍存在传统农业大而不强、特色产业多而不优、经营主体散而不壮、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偏低的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强化支持保障,引导和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向乡村聚集。系统规划产业布局,以特色化、数字化、绿色化、设施化全链条重塑云南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王继华:建立农科创新体系助农持续增收

  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百团千员助农增收”三年行动以来,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基层广受欢迎。建议在省级层面组建科技支撑服务“三农”联盟,横向统筹科技资源,纵向打通农科服务链条;在州(市)层面推动省农科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地方分院,促进两级农科院(所)高效分工协作;在县(市、区)层面建立农科集成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在乡村层面依托我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打造“五小”项目,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省政协常委曾永川:着力创新“三产融合”新模式

  “千万工程”经验中的重要一条是因地制宜。如何整合各地资源要素,通过创新路径实现三产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十分关键。建议根据各地农产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并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系列衍生产品与服务,推动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完善品牌体系,打造“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系列,加快发展集群式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省政协常委黄鹤:吸引人才回流破题乡村“空心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省农村人口外流趋势明显,老龄化程度加深,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建议探索村干部激励管理长效机制,从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村民生活等方面出发,着力完善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完善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切实改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我省乡村“先锋队”“带头人”故事,为乡村振兴代言发声,吸引人才回流。

  省政协委员秦笠洪:加强“乡村CEO”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我省以实施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为重点的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乡村CEO”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培养“乡村CEO”分析市场、统筹资源要素、运用强农惠农政策的综合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围绕家庭农场示范提质、合作社规范提升、龙头企业扶优扶强,构建入股联营、土地流转、租赁经营、劳务承包、代管服务“五型联结”,让农户实现“一地挣五金”(股金、租金、订金、薪金、佣金),实现致富增收。

  省政协委员李国臣: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利用

  近年来,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明显,但多数遗产地“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认识和整体性保护不足,离用“活”农业文化遗产金字招牌还有差距。建议各遗产地要积极探索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利用工作,通过“农遗+土特产”“农遗+研学”“农遗+乡村旅游”“农遗+文创”“农遗+民俗节庆”等方式,创建农遗品牌,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发展。

  省政协委员宋俊:加强九湖流域农村“两污”收集处置

  目前,我省九湖流域“两污”收集处置存在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困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就近处理能力弱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推进乡(镇)污水收集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开展雨污分流和管网建设等工作,尽可能将乡(镇)周边村庄农村生活污水纳入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开展九湖流域农村污水管网排查整改工作,循序推进管网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省政协常委朱宏春: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当前,我省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成效初显,但留守儿童仍不同程度存在学习偏差、心理偏差、行为偏差和学校教育难、家庭监管难、安全保障难的“三偏三难”问题。建议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一户一档”“一乡一账”“一县一库”的留守儿童“大数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全面实行“挂联代帮”责任制,形成单位定点挂村抓、家校村联动护、校内校外“双代理家长”协同管、干部结对帮助扶的工作体系。

  省政协委员蒋文超: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目前,我省乡村建设仍存在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村庄规划缺乏深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管理不善等问题。建议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教育宣传动员群众、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队伍建设、加强经费保障上持续发力,解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问题。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1+10+3”重点产业,发展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省政协委员郑云峰:加强宅基地改革和管理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既面临受理审批前置条件方面的困难,又面临执法体系建设与新职能不相适应,基层源头管控难、违法查处难、监督管理难的“三难”问题。建议科学制订村庄、集镇规划,合理安排和布局各项发展用地,确保农村宅基地用地步入良性的管理轨道。规范联审联批,落实宅基地联审联管机制,规范宅基地规划审批程序,打通宅基地审批“最后环节”。

  省政协委员杨志胜: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

  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方式单一、传统德治受挑战、法治建设不健全的局面。建议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社会服务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唱好乡村全面振兴大合唱。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

  省政协委员张凤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当前,“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州(市)对村庄规划不够重视,乡(镇)政府主责履行不到位,在组织动员、成果把关和实施监管等方面参与不深的问题。建议提升村庄规划意识,综合考虑镇村区域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地方人文特色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乡村振兴有规可循。巩雅菲和士勇整理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lzhc/272323.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