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调研 > 正文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筑牢稳就业“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3-05-15 来源: 陕西政协 作者:佚名

  □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安定幸福,稳就业就是保民生。为促进我省做好稳就业工作,2022年,省政协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设定为对口协商议题,组织调研组先后赴西北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等地进行深入调研,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听取省教育厅、省工信厅和省人社厅有关情况通报,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高校负责人代表和高校应届生代表与省委、省政府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建言献策。
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优化调整有待加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些传统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上都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与企业岗位需求上不匹配甚至有倒挂现象。这些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竞争力不强,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方面的匹配度有待提高。因此,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面向未来超前谋划和统筹的步伐亟待加速。
二是就业信息平台有待整合。当前,各高校就业平台根据自身情况构建相对符合自身需要的就业信息系统,大多采用单独模式建设,与其他高校和相关部门应用系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形成“信息孤岛”,亟待高校间优势互补,统筹高校就业市场,提升就业创业指导线上线下资源共享,搭建就业评价资源共享平台。
三是就业政策落地有待夯实。政策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政出多门导致就业政策宣传引领不足、落实不力,大学生群体对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不够;有些高校缺乏专职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就业政策解读不到位。
四是就业岗位供给有待增加。由于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受波动影响较大的企业纷纷调整招聘策略,大幅缩减招人计划、提高招聘门槛,无形中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
五是就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队伍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指导内容同质化、问题咨询表面化和意见建议宽泛化的情况,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精准性;就业指导平台以及资源建设不完备,就业资源独立,缺乏互动性,并且就业工作评价反馈机制缺失,学生就业工作难以保持良性循环。
意见建议
(一)聚焦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一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要满足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学科专业调整与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的联动机制,使“入口”与需求和使用相匹配,提高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需求导向育人,引教入企、校企共育,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互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积极探索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学校应依据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筛选出每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核减招生计划;了解用人单位近年招募本校学生的相关情况,从而适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搭建就业桥梁,整合信息平台。一是建议由教育、人社和工信部门牵头,构建“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与“国家24365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岗位信息共享,并联合各大行业部门力量,发挥网络优势,搭建供需双方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就业信息深度共享。二是组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省、市人才交流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进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达到资源联盟社会集成的目的。三是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整合各校资源,建立全省就业指导网络资源库。组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师团,定期在线授课指导。探索省内就业指导教师交流机制,引导学科专业、经验背景相近的就业指导教师跨校开展指导。四是明确指标体系,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完善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三)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多元就业。一是优化宣传途径,拓宽就业政策宣传渠道。依托就业信息系统,微信、微博等毕业生使用较多的平台建立“云空间”就业政策信息发布机制;发挥学团组织的作用,建立“就业信息员”机制,形成高密度、立体化的就业政策宣传解读和推送宣传网络,实现多维度、双空间的全覆盖,靶向推送各类岗位、政策、指导等需求信息,增进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熟悉与理解。二是强化政策供给,运用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现有岗位,扩充新的岗位;落实学费补偿、高定工资、发展空间等政策,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倾斜,更好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做大吸纳就业“蓄水池”。
(四)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丰富了就业岗位,应从就业服务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调整和规范现有政策,不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是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开拓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容提质。二是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更大发展,创造新职业。大力推广和宣传新兴职业,让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新职业的出现、发展及变化;为新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与其他行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和权益保障;加强新职业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新职业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协同发展。三是进一步挖掘政策性岗位和服务性岗位潜力。围绕乡村振兴、中西部地区、城乡社区等实际需要,进一步开发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师、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性岗位;引导鼓励大学生到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性领域就业创业,以政策性岗位和服务性岗位的吸纳作用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五)优化就业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让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所需,以优质的服务支撑就业局势之稳。一是面对新的求职环境和社会背景,构建一个协同、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支撑系统,建立集就业教育、指导、求职、推荐、反馈、帮扶、跟踪等服务为一体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平台,打通信息壁垒,降低时间成本,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完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价值观,找准自我定位,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积极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三是推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科学的选聘考核制度,推动任教老师专职化;多渠道引入优质人才,推动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系统化培训,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就业指导教师,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scdy/530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