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提升医疗服务内涵 倡导人文关怀理念——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呼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惠及更多临终患者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民生命意识逐步加强。今年,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将目光聚焦临终关怀事业,指出临终关怀服务是基本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国家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社会人文关怀理念的推广程度及人们对生命伦理的认知程度,也有助于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提交相关提案,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惠及更多临终患者。

  

  完善临终关怀治疗制度标准建设

  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理疗师等多专科人员组成的团队,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照护和人文关怀服务,帮助患者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在相关调研中,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了解到,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是我区仅有的一家临终关怀居家服务机构。该机构免费上门为贫困癌症晚期患者提供镇痛治疗、心理辅导、生命伦理等方面照顾。

  “目前我区部分医疗机构虽设有临终关怀科及病房,但我区临终关怀事业起步较晚,经济效益、群众接受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这些科室发展得并不顺利。”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目前我区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2020年我区恶性肿瘤(癌症)导致的死亡构成约占全部死亡比例的20.2%。在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看来,这些临终群体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大,对我区临终关怀事业既是一个巨大挑战,更是一种迫切需要。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在提交《关于推进我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加强临终关怀专科机构建设,将临终关怀工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探索建立专科性医养结合安宁医疗机构,建立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设立机构与机构间、机构与居家间的畅通合理转介机制。要进一步增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临终关怀科,在肿瘤科、老年医学科开展安宁医疗服务,增设临终关怀病区,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通过“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推动多元化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临终关怀医学及诊断标准、医疗服务技术标准及相关操作规程的缺失与不健全,政府没有临终关怀管理及监督工作机构,缺乏临终关怀系列相关教育培训,导致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团队建设缺失,在治疗、给药方面存在随意性。针对这些情况,提案建议,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区的生命终末期医学及诊断治疗标准规范、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技术标准与临终关怀操作规程,建立安宁疗护监督评估和质量评价体系,使相关治疗服务标准、团队建设等步入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

  组建临终关怀专业及志愿者队伍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介绍,目前,我区临终关怀专业人员几乎没有,愿意从事临终关怀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也少之又少。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仅有180多名志愿者,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相关服务从业人员和志愿者数量较少,团队数量和专业性都很难满足临终关怀事业发展需求。

  “要加强临终关怀人才梯队建设。”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认为,一方面,我区医学院校应建立完善临终关怀专科教学体系及课程培养教学方案,设立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基地,鼓励相近专业如老年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员参与到临终关怀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能力。借鉴外地经验,出台符合宁夏实际的临终关怀人员职称评定办法、考核评优准则。将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从业人员职业提升渠道,鼓励专业学术拔尖人员在各医疗等企事业单位相互流动、交流、兼职,进一步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活力与主动性。

  提案表示,还应充分利用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的扶持政策,引进安宁疗护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形成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指导团队。与高职、高校联合,在学生中组建志愿者群体,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壮大临终关怀志愿者队伍。

  在提高临终关怀服务专业化水平方面,提案建议,在服务对象方面,临终关怀服务不能仅限于临终癌症患者群体,很多类型的疾病晚期患者,如失智症、心脏疾病、部分慢性疾病患者等也应是临终关怀服务对象。在服务内容方面,不仅要关注临终关怀的生理医疗与护理服务效果提升,更要为临终患者提供心理援助,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聘请具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设立心理疏导活动中心,建立线上临终关怀教育网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如何进一步提升临终关怀社会认知度与重视度?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建议,通过设立宣传日、宣传周等活动,运用媒体、网络、社区宣传平台,加强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观和生命伦理的宣传教育,倡导高质量的“生”、有尊严的“死”,使社会大众对临终关怀从了解、认可发展为支持,动员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参与临终关怀类服务项目。(记者 单 瑞)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303/t20230331_7070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