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聚焦我区节水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打开宁夏地图,可见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干旱半干旱地带占了75%的国土面积。千百年来,黄河成为宁夏人的“生命河”,然而,国家分配过境水量毕竟有限。节水,成为保障农业供水安全的唯一出路。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聚焦我区节水农业发展,多方位、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管好持续发展一本账 下好高效节水一盘棋

  近年来,我区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力求把宝贵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

  “随着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快速提升,葡萄、马铃薯、枸杞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生产、加工、营销、物流等配套产业链发展,用水量也有所增加。”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在《关于加大我区节水农业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的提案》中指出,促进我区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管好持续发展一本账,下好高效节水一盘棋。

  提案指出,应利用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政策,将已上图入库的渠道灌区改造发展滴喷灌区。健全合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标准,推行收费到户的终端水价,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促进农民节水意识提升。

  “出台跨省域补充耕地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法。整合高岗地、低洼地、盐碱地、残次林地、拆废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数量并向外省区交易,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资源换资金。”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建议,我区财政设立支持枸杞、葡萄基地发展节水灌溉的专项资金,确保节水特色产业发展。协调自然资源、财政部门,利用补充耕地跨省域交易资金,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投资标准;协调水利部门,利用节约水量交易所得分成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直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逐步完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直接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收益按约定比例归社会资本。

  提高建设质量 做好运行管护工作

  近年来,我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调研,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发现,由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管护水平不高、作物结构逐年调整等原因,工程建设占地难、实施难、管护运行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规模推广。

  “整合各方资源,优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引进,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灌区、高标准农田和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质量。”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在《关于加强我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护的提案》中建议,大力推广以滴喷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项目,紧盯关键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完善配套设施,促进高效节水灌溉与农技、农艺、农机、智慧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双赢,快速提升我区高效节水灌溉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确保运行管护方面,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建议,深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和取用水监控“两个网络”,处理好统一管理服务和分户经营的关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清晰确权,配套电磁流量计、雷达式水位计、智能井房等计量设施,加强科学管护和运营,探索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对已建成没有运行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农业、水利部门加强配合,筹措资金维修改造,配合集约经营、结构调整、水价改革、产业配套等措施,恢复工程使用能力,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基层水利站和农民用水协会作用,积极发展灌溉服务、水肥一体化等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惠农区引入第三方公司委托管理节水工程的经验做法,实现管理企业化、用水制度化、运行科学化、工程效益最大化。 (记者 吴 倩)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207/t20220719_5726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