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会议 > 正文

全国政协“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定发展增加就业”专题调研报道 政策用到顶格,企业获得感就能达到顶配吗?

发布时间:2022-07-01 来源: 北京市政协 作者:佚名

  “福建民营经济发达,吸纳了大量就业,改革开放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企业和品牌,‘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为世人所熟知,成为福建企业家的鲜明标签、金字招牌。”6月27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定发展增加就业”专题调研组来到福建省走访座谈。在第一站福州,谈及选定福建作为调研目的地的理由时,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这样表示。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目前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和市场需求不振,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信心的三大主要因素。那么防疫情、稳经济特别是稳企业稳就业,地方上是如何探索的?

  顶格,顶格,还是顶格!调研中有同志介绍,为了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进而稳住增长,地方政府已顶格落实国家地方一系列企业减负政策;顶格落实国家出台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顶格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关键时刻,政策对企业拉一把和推一把,其结果完全不同。”地方上的同志说得实在,干得也不含糊。

  比如用脚丈量企业发展步伐——为了以市场主体增长推动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福州市持续推动“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加强对减产、减收、用电下降企业的全面走访力度,“一对一”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物流、融资、经营等问题,千方百计缩小工业减产面、商贸业负增长面。

  “成绩是干出来的,为大家点赞!我想了解的是,顶格落实很多政策之后,企业反馈如何?也想了解一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在当前这一关键时刻发挥了哪些作用?对于这些基金,你们还有哪些期待?”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会生抓住了“顶格”这一关键词。

  地方同志反映,中小微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来自租用国有房屋的房租减免政策,因为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相比之下,租了私有产权房子的企业议价空间很小,这部分小微企业按期交房租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也有人反映,今年第一季度围绕民企在惠企政策落实体验方面,有个初步的调研数据,企业反映受益最大的政策有3个,分别是财政税收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和普惠型扶持纾困措施。但这一群体同时反馈,小微企业在政策享受度方面还有提升空间,45%的受访小微企业主反馈“知晓相关政策但仍未享受到”。

  提及产业投资基金带给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地方同志反映,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更多聚焦解决关键技术环节的“卡脖子”问题,投资门槛较高。大家期待产业投资基金的门槛能适当降一降,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产业基金。

  “国家层面很多政策应出尽出,但如果一些企业获得感没有得到更大满足,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随时提供给我们。”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江浩然期待调研中能了解到各项扶持政策达到顶配之后,市场主体依旧反映强烈的诉求。

  “通过政策释放来为市场主体纾困,通过发展市场主体来解决就业,说到底是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就没有就业的好结果。因此在政策落地方面,政府应该再到位、细心一点,而不是认为我该给的、能给的,都充分诠释、表达了,政策就落地了。”调研组与地方同志第一场座谈会结束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武警部队原政治委员孙思敬谈了自己的看法。

  兑现一种政策的最佳手段,或许就是跟踪这一政策落实的全过程,只是顶格、落地还不够,要真正把政策的“雨露”滴灌到企业发展的“根”上,使企业感受到政策的精准性。“过去我在广东工作时,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有四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能给资金的给资金,给不了资金给政策,给不了政策给鼓励,给不了鼓励给默认。之所以会总结出这些认识,反映出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只要你不断往前跟进这个政策,它就会走到生根开花的那一步。”孙思敬说。

  


原文链接:http://www.bjzx.gov.cn/zxgz/qgzx/202206/t20220630_409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