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百万人的“后半篇文章”——云南省政协“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小记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而且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4月20日,云南省政协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组织委员、专家学者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同屏共商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云南实施了9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总体目标。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难度大、安置区服务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仍横亘在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省政协高度重视,及时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社会治理”纳入专题协商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云南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社会治理工作中还存在安置区基础工作薄弱、搬迁群众稳定增收支撑乏力、安置区后续发展政策的落实还需加快等问题。”会上,省政协副主席高峰介绍,4月以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民建云南省委会通过实地走访、视频调研会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广泛收集素材线索,并同步开展网络议政协商,夯实了会议召开的基础。
加快构建安置区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省政协委员董礼书建议,完善治理体系,依托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健全安置区诉求收集反馈等相关机制,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同共治,实现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
省政协常委、民建云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马夏林认为,应抓住关键环节,以基层党建引领,丰富社区议事协商形式,发挥留守老人、妇女作用,构建社区治理志愿者队伍,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建议推动‘校地合作’,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就业,利用社工站平台优势,助力构建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力推动的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省政协委员、红河学院院长于干千补充道。
原文链接:http://www.bjzx.gov.cn/zxgz/qgzx/202205/t20220505_403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25-01-07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25-01-06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5-01-03
- 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25-01-02
- 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盟...24-12-31
- 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起...24-12-31
- 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业...24-12-31
- 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谈...24-12-31
- 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24-12-31
热门资讯
-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20-05-14
- 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聚...20-04-23
- 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巡...20-11-16
- 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出...20-05-14
- 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20-05-14
- 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营...21-01-07
- 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书...20-05-14
- 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文...20-04-23
- 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