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答好“双碳”命题,委员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2022-02-26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 实习记者 白瑶 记者 满淑涵
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作为能源大省的陕西,如何答好“双碳”命题?今年省两会上,李敬喜、彭红、蒋彬凤等省政协委员从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围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推进全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开发林业碳汇是有效降低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加速推进全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将有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李敬喜表示。
他建议,要完善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计量全省各林地碳库碳储量、碳汇量等数据,形成碳汇资源“一本账”;拓宽林业碳汇项目价值实现渠道,推进“林业碳汇+乡村振兴/碳中和活动”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林业碳汇开发、管理与交易,建立以林业碳汇推动大型会议活动碳中和机制。
李敬喜还建议,建设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选择具有经营管理规范、面积规模较大、林木权属清晰、森林资源集中连片的单位作为试点,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汇评估机构和交易机构,制定促进碳汇建设的配套政策。
“林业碳汇交易不仅是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模式。”李敬喜认为,要完善林业碳汇金融体系,成立碳汇银行,推动将本地商业银行纳入碳汇金融体系之中,建立碳汇业务的基本框架,辅助森林碳汇项目发展。推动建成碳汇金融体系,培育基金、贷款、债券等碳汇相关的衍生产品,稳定碳汇价格,为碳汇买卖双方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林业碳普惠机制建设,开发碳普惠制小程序、大数据应用等,打造碳普惠激励平台和减碳场景,引导公众以自身碳足迹换取碳积分、优质生态产品及生态服务等碳普惠方式,促进碳普惠机制落地。”李敬喜表示。
加强“双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实现“双碳”目标,充足的人才资源是重中之重。
“目前,我省高校存在‘双碳’学科结构较为单一、达标人才供给不足、核心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的转化应用机制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彭红表示。
她建议,要推进学科交叉统筹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学科管理体制机制,创建一批省级或国家省级联合的碳中和基础设施及创新平台,并创新高校协作模式,形成高校技术联盟,将“双碳”理念融入学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中,培养符合“双碳”目标的高层次复合创新型人才。
“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培养各领域各行业高层次‘双碳’科技创新人才,实现联合科研攻关和融合育人,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彭红说,对于达标人才供给不足问题,应完善“双碳”达标人才扶持制度,实行宽松预算标准,优先安排该类研究项目实施所需的试验资源、国际交流,保障研究人员待遇。
“双碳”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整合多方力量。彭红认为,应打破传统学科和学历界限,挖掘“双碳”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汇集相关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开展全方位、跨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科技攻关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方面的积极性,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良性竞争,探索多条技术路线、多个技术团队平行攻关,加大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保障力度。
抓好“双碳”科普宣传工作
很多人对碳达峰、碳中和知道得并不十分清楚,加强科普宣传就成为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一环。
蒋彬凤建议,成立省市县三级“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地方责任,将“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同时,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对“双碳”工作的科普宣传力度,将“双碳”纳入新建科普场馆建设规划中,有序推动已建科普场馆增设“双碳”主题科普内容。
“还要在各大媒体、社区、院校、科普教育基地和公共场所电子屏推送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双碳”相关知识,不断扩大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蒋彬凤说。
如何夯实各级落实“双碳”推进工作责任?蒋彬凤建议,应制定省市县各级相应的“双碳”工作行动方案,把“双碳”工作纳入本级目标任务考核中,把好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考核兑现等关口,实行奖惩制度,特别是要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并将有关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之中。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dsj/wyta/451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