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X”为抓手推动果业强市建设
□ 渭南市政协
2021年4月,渭南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市县联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协商座谈等方式,先后深入蒲城、白水、大荔、合阳等地,就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果业进行调研协商,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为推动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内部结构不优。一是水果区域布局缺乏市级层面整体谋划和统筹布局。二是品种结构不优,一方面“早熟少、中熟不足、晚熟过剩”的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品种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足。三是种苗育繁推市场体系不健全。四是低效老园达70万亩,改造提升任务艰巨。
(二)生产基础设施薄弱。一是用水相对匮乏。北部果业大县的部分果园资源性缺水与设施性缺水同步存在,肥水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足。二是防灾减灾设施及防御体系不健全。三是土壤肥力堪忧,化学肥料与农药施用造成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四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劳动力短缺及标准化生产的市场要求。五是田间生产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三)适度集约化生产缓慢。一是土地流转运行机制不健全。果品种植以单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总体处于“大产业、小果园”“大市场、小生产”的初级阶段。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有经营实力和示范带动力的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较少。三是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雇工难、用工贵问题十分突出。
(四)产业化发展实力不强。一是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果品冷藏能力不足,采后处理率不足。二是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产业新业态发展缓慢。三产融合深度不足,二三产业短板尤为明显。三是品牌营销力度不够。品牌的宣传创新、市场开拓、营销创新、质量创新举措不够,现有的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各自为战,企业品牌多而不亮。
(五)科技支撑协作不强。一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基层技术推广力量有减弱之势。二是制约性技术研发力量不足,营养诊断施肥、化学疏花疏果、免套袋栽培、果实无损检测等新技术研发滞后。三是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研发与经营主体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间的工作体系协作性不够。
(六)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果业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果品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果农缺少有效抵押和担保,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市、县财政投入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少,农业保险普及率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分摊损失、经济补偿等基本作用。二是果园投入不足。“高投入、高收益”经营理念普及度不高,大多小生产者仍处于低成本、低收益的低水平生产循环中。三是人才投入力度不够,生产管理型人才及营销管理型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现代生产模式及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需要。
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正确定位果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对渭南市来说,果业是农业诸多产业当中实行市场化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农业诸多产业中效益较高的产业之一。全市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以果业为生,解决好果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基本解决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果业列入全市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高位谋划“十四五”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支撑体系,并就促进规划落地见效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统筹推进果业强市建设。
(二)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坚持“内涵式”特色发展路径。在当前保护耕地“非粮化”政策背景下,必须坚持稳定面积不扩张,向土地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的基本原则,以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新技术、低效老果园提升改造为重点,搞活“一县一业”的优势区域布局,走绿色和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二是要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坚持市场优先、错位发展原则,调优苹果、酥梨、葡萄、樱桃等果品品类早中熟比例;同时,利用低效老果园改造等手段,集中力量和举措推广新优品种,以新品种推广提升全市果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强化果业产业后整理。规划建设果业现代园区,持续发展冷藏及冷链运输产业,提高果品多元化加工、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平。四是积极发展电商及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果游结合的新业态。创新以“果园托管”为手段的产业融合新模式,组建果业产业联合体,以发展模式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三)持之以恒,加强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果业园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支持范畴,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鼓励支持防雹网、鼓风机等防灾设施推广应用,有效防控冰雹、冻害等自然灾害。三是强化机械化应用水平,着力普及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整形修剪、苗木繁育等生产环节机械化;全面提升果业生产、流通、加工、贮藏全产业链设施装备水平。四是推动果业智能化发展,开展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无人化植保等精准化作业,推动渭南由“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迈进。
(四)强基固本,创新开展品牌营销。一是要加强企业品牌塑造。支持果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快“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强化质量管控体系及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品牌价值。二是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效率。健全品牌技术标准体系和使用监管体系,实施地域区域公用品牌联盟,探索实施跨区域使用模式,统一商品标识、统一实施运作,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三是强化品牌营销。突出地域特色,通过宣传展销及推介会等形式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创新果品营销模式,支持果品电子商务、期货等新业态发展,增加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实施果品品牌国际化战略,巩固拓展以东南亚为主的国际市场。
(五)整合资源,深化果业产业科技支撑。一是充分发挥全市12个果品试验站技术平台优势,围绕产业突出问题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等关键技术研发,着力在低效老园技术改造、免套袋栽培、化学疏花疏果等重点领域开展试验研究,增强科技对果业发展的支撑力。二是要加强成果转化。鼓励果业企业、果业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构建“首席专家+首位产业+现代园区”的科创模式,开展实用技术的集成、转化、应用。组建市级乡村振兴渭南果业专家服务团,开展公益性技术服务指导和技术攻关等工作。三是要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镇各级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对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与运行支持。
(六)多元融合,切实加强果业投入。一是要多元吸纳社会资本。市级建立果业发展基金,县区同步建立果业发展基金分支机构,利用好市、县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果业。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保险企业优化保险产品,提高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和覆盖面。二是积极争取中省投资。加强果业项目策划,争取中省财政资金在品种、苗木、基础设施建设、贮藏加工等方面给予渭南强力支持。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乡土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乡土专家”的培养与传帮带,激活现有人才队伍。同时,注重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一批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吸纳至市、县、镇果业技术服务单位,为全市培养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果业人才队伍,切实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scdy/45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对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点建议
最新加入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25-01-07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25-01-06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5-01-03
- 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25-01-02
- 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盟...24-12-31
- 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起...24-12-31
- 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业...24-12-31
- 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谈...24-12-31
- 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24-12-31
热门资讯
-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20-05-14
- 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聚...20-04-23
- 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巡...20-11-16
- 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出...20-05-14
- 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20-05-14
- 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营...21-01-07
- 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书...20-05-14
- 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文...20-04-23
- 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