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培养合格“接班人”需家校携手并进

发布时间:2021-11-20 来源: 作者:佚名

  

  

  今年,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韩玉红提出了《让宁夏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政策落地生根的提案》,建议家校共育政策在我区落地生根,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对该提案进行答复,从加强政策指导、加强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等方面回应委员关切。

  

  “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为家庭教育造成困扰

  “所谓421家庭,4是指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后双方共有4位老人,2是指夫妻双方,双方有1个孩子,这样便组成了421家庭的完整结构。”韩玉红提出,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家庭的三角结构是家庭关系的重心,然而421家庭是三个这样的结构组合,出现了多重心的局面,这样也导致家庭关系会越来越复杂。

  她说,1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享受着6个人的爱,而这种爱也是无法拒绝的压力,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孤僻自私、自以为是、集体观念缺乏等。421的家庭模式,家长或监护人对孩子或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或随意放任,这会使孩子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减弱,规范意识低下。

  韩玉红还从家长的育人观上分析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困难。“中国的很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工作当作家庭私事,把教子成材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她还发现,部分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实质上大多是由母亲担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缺位。目前我区各个中小学校陆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比过去提高了很多,但很多流于形式,离真正实现“家校共育”还有一段距离。韩玉红认为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创建家校合作氛围 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针对目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韩玉红认为,解决的办法还需从建立相应体制机制着手。

  “从宏观层面来看,建立家校联系的非政府组织。从学校教育角度,应建立学校校长、教师联系帮扶校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巩固率监测系统,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建立行政督促复学机制,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福利机构、共青团组织和社区联保联控。”韩玉红建议,学校要创建家校合作氛围,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日常活动,全体教师应不断加强“家校共育”理念,将传统主体地位逐步转变为平等地位,将家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伙伴,明确家长承担的责任。

  她建议,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格化”建设;强力推进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持续探索科学化发展,加快研制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评价体系。全覆盖开展新生家访及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全覆盖开展全员导师制度,分学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建议教师培训会。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中心建设标准,遴选形成若干个示范中心,评定各个级别的“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表率。

  指导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全部建立家长学校

  在收到韩玉红的提案后,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处室就所提建议主动与委员沟通,积极进行办理,并作出答复。

  “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家庭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自治区教育厅在提案办理答复中介绍了我区“家校共育”成效。

  2020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关于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自治区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妇联四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指导服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将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内容。每年对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并及时通报督导结果,将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

  不仅如此,我区还建立了区、市、县(市)、学校四级家庭教育管理机制,强化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以公安、妇联、民政厅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系育人机制。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建立家长学校,确保建校率达到100%。

  针对“家校协同育人”,自治区教育厅在答复中称,将密切关注立法进程,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积极推进家校协同。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双监管作用,深化“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帮助家长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 (记者 李 莹)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111/t20211116_4622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调研网 zx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