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省政协常委、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
搭建政校企就业信息共享合作平台
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精准就业的重要方式,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融合发展,建立完善政校企就业信息共享合作平台,对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就业信息共享合作平台建设还存在合作平台建设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政、校、企与就业平台信息共享不顺畅,校企信息合作交流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建议:
——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调控作用。建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基础上,运用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多种方法引导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由政府牵头,建立由教育、人社、市场管理及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政校企合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信息交流合作机制及平台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建立政府主导的效果评价机制,以此作为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的主要依据。
——构建社会集成的就业信息平台。建议以教育、人社和劳动三大行业部门牵头,教育系统为主,吸纳各类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联合各大行业部门力量,发挥网络优势,搭建供需双方就业信息平台,设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就业信息深度共享。同时,分级逐步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省、市人才交流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平台联盟,达到资源联盟社会集成的目的。
——打造校企信息交流合作多元化平台。建议在高校层面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依托校企信息交流合作平台资源,将校企合作融入全程化教育环节中,从课程合作、活动指导到实践体验、实训就业等。例如实行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双线并行指导模式,吸引企业导师参与到学校就业创业指导精品项目中;再如参与“名花有主”求职大赛评审与指导等环节,吸引企业优质资源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全过程,建立“业界全程参与、校企育人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就业创业指导部主任罗晓婷
着力提高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效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来推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有些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政策的实效性有待提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建立政府、教育、人社、组织、工商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统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宣传和落实。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覆盖面更广、更为完善的就业促进政策;要加强同高校的合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结合“00后”学生特点,除了传统的线下政策宣讲、橱窗宣传等方式外,借助抖音、B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采用案例、动画等形式做好政策阐释和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效果。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通过选取学生代表访谈、发放调查问卷、考核就业数据等方式,检查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研究出台具有发展性、延续性的中长期政策措施。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家智库,划拨专门经费设立省级专项科研项目,按照我省高校层次、服务区域、专业特色等具体指标设置研究指南,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开展针对性调查和科学研究,以达到总结规律、形成可供复制学习的具体工作方法的目的,将实践经验总结形成规律并最终丰富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职人员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责成各高校成立独立的正处级学生生涯发展中心,专职从事我省和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育相关政策、问题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确保有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工作。二是教育会同人事部门出台相应激励措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予以职称评审单列、职务晋升重点倾斜等优惠措施,以此吸引那些既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又有卓越的科研能力、政策宣讲能力、授课能力的一线教师能够长期留在这一领域开展教学、科研、宣传等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有积累、有创新、有提高。
致公党西安交大委员会副主委邹瀚森代表致公党陕西省委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养老等民生领域就业创业
随着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康养基地、人工智能、旅居养老、区域养老协同等多种养老业态正蓬勃兴起,这将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与创新创业机遇,因此,应引导和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养老等民生领域就业创业。为此建议:
——进一步支持中高职以及大专院校养老等民生领域专业的建设。建议加强对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养老领域相关专业建设,加大相关专业教材、师资队伍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力度,加大对技能型紧缺领域人才培训计划的经费投入,向家庭经济困难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精准资助项目。
——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建议政府联合地方养老行业协会定期在相关中高职以及大专院校组织行业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暨职业指导课活动,组织开展养老行业专场招聘会等;对从事养老服务一线工作并与所在单位签订三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全日制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对于初次创办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适老化服务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免费的创业指导与辅导课程,提供廉价的办公环境等福利性创业服务,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对从事养老服务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进一步加大并落实公建民营与民间民营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用地、用房优惠政策、减征或免征相关税费政策力度,确保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和水电气热价格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进一步完善我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对市场化养老行业的支持力度,将相关领域的人才培训及由高校毕业生创立的创业公司的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保障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待遇,探索将养老相关工种的工资纳入指导价等政策措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公租房申请政策等福利性支持;进一步完善关爱老年人服务体系,联动社区和机构建立健全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机制,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
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付建成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城乡社区就业。但调研发现,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了”等实际问题。为此建议:
——加大对基层岗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明确人才定位,加强职业认同。在实施各类人才选拔和资助项目中,注重向在农村基层、城乡社区就业的大学生倾斜,每年从中选拔骨干人员到省内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研修培养,明确其属于公务员储备人群,特别是任职偏远农村、城乡社区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可优先选拔为乡镇、社区干部,让城乡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对高校毕业生更有吸引力。
——落实政策保障,促进就业人员增强自我效能及价值认同。省财政厅设置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工资待遇,确保在农村基层、城乡社区就业的大学生与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一致,人社部门、教育部门着力解决其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问题。
——建立政府—高校人才培养与使用联动机制,加强前置精准培养。将“毕业生求职”前置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指定高水平、有特色高校开设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社区服务与管理等涉及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专业;师范、医学、农林等高校可面向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实行定向降分录取政策,定向培养一批农村籍大学生回到基层就业。
——实施“菜单式”技能培训。完善基层就业人才精准培训机制,整合人社、教育、乡村振兴等部门培训资源,精准对接基层工作需求,组织开展技能性系列培训,“量身定做”职业发展培训计划,提高高校毕业生在社区管理和农村基层工作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
——建立健全政策绩效监督评估机制。成立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政策绩效方案组,建立科学的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发挥第三方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绩效进行评估与督导,基于评比结果及对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手段进行动态调整,使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更加完善。
西安韵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人事专员任咸宗
激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建议
2020年我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现在是一家小微企业的普通员工。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我提出以下建议:
——希望有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网站,高校毕业生需要了解的各种政策、招聘信息都能查询。同时,能够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可能我们很多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国家很多好的政策都不太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落地的实效。
——从小微企业职工个人角度来讲,未来几年内就要面临买房、婚育以及子女教育的压力,失业风险和再就业成本也很高,相对于西安当前整体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水平,经济压力仍然不小。目前企业为我们代缴五险,缴纳比例相对偏低,对个人未来社会保障也颇为担忧。希望政府能够针对中小微企业降低相关社保缴费费率,或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为员工投保的积极性,比如对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可以给予一定的退税补贴,这样既能增加公司依法缴纳“五险一金”的积极性,也能提高普通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员工留存率和稳定性。同时还希望政府进一步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为刚毕业不久、进入中小微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或者根据薪资水平提供租房补贴以降低生活成本。
——建议消除就业歧视,解决好女高校毕业生、二本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中首要条件是在国企与事业单位中先消除这种错误观念,由国企和事业单位作为,使之成为带动地方就业的风向标。
——我了解本单位女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可总结出女高校毕业生未来面临的婚、产、哺乳假,是导致单位出现用工歧视情况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与招聘应届生一样的社保补贴与税收优惠去促进这项工作。
——希望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的技能和技术培训,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激励中小微企业提升员工技能的积极性,这样既可增强广大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保障能力,也可提升中小微企业整体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水平。
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院长、副书记李佩霖
加强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目前,在职业院校中针对技能学生的订单班、就业实习实训基地、见习基地等形式比较成熟,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毕业生快速适应职场。但校企合作日益增多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打造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需要从硬件配套、实训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工作内容等多方进行评价,并评星划等、动态管理。支持真正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对有条件的基地采用双轨制培养,即对毕业生的培养和对高校老师的轮训,后者有利于为高校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和专业机构成立岗前培训机构,用第三方力量促进岗前培训业态的发展和研究,同时提供针对管理类和文史类毕业生的实习机会,并鼓励这些机构打通学生就业通道。
——强化基地和学生的监督保障机制。对基地的实施效果进行打分,评价人是实习学生,评分结果和评星划等挂钩。健全投诉监督机制,对非法用工单位零容忍,切实保障学生权益。建立学生学分互认机制和双导师机制,加大实习学生重视程度。建立实习实训期间学生保障机制,和商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等探讨新模式。
——打通校企合作的平台。打造陕西专属就业平台,打通就业平台和教学平台的数据交互,对学生从学校就开始建档,让被批准为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可以直接登录需求的专业班级,看到每个学生的就业情况、基本信息和真实表现,使招聘服务更加精准。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入胜任力测评、智能人岗匹配等,这样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匹配问题。同时还可以采用校园积分制,来较准确地进行毕业生分类、分级和评价。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的补贴力度,根据课时、师资配套、活动开展、软硬件投入、培养人数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奖补,尽可能使企业愿意招收、培养、留用实习生;同时增加对实习中介和第三方培养机构的奖补,助力实习生的工作开展。
本版图片由记者 杜静波 摄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zxhy/ydxszth/43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点燃新引擎——山东省政协开展专题大调研助攻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江苏省政协调研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最新加入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25-01-07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25-01-06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5-01-03
- 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25-01-02
- 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盟...24-12-31
- 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起...24-12-31
- 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业...24-12-31
- 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谈...24-12-31
- 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24-12-31
热门资讯
-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20-05-14
- 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聚...20-04-23
- 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巡...20-11-16
- 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出...20-05-14
- 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20-05-14
- 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营...21-01-07
- 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书...20-05-14
- 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文...20-04-23
- 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21-04-27